前往: 導覽, 搜尋

台語流行音樂
瀏覽人次:11,171
最近作者:tingyi 2015年7月27日 (星期一) 13:45; 歷來作者:郭慧敏

台語流行音樂(Taiwanese pop)的歷史分期大致上可以分為1917~1925年、1925~1937年、1937~1945年、台灣光復初期及戒嚴時期、1987年至今五個階段,是台灣早年使用台語演唱的流行歌曲,早年曲風較為沉悶,現在的台語流行音樂較為曲風比較類似國語流行歌曲的營造方式,雖然是台語歌曲,也較容易讓年輕人喜愛。 依照唱片紀錄,最早的台語歌是1929年的《烏貓行進曲》,但這首歌有可能是當時的歌謠,台語歌給人一般印象都是比較鄉土感,會直接聯想是在南部流行的歌曲,是勞動階層喜愛的曲風,不過歷經時代的演變,台語歌曲的曲調已擺脫過去單調或傷感風格。台語歌一向都具有時代悲憤感,說的可能是悲情的愛情故事或是無奈的心情。 1917~1925年當時被要求禁唱諷刺日本人意味的台灣民謠。1925年~1937年是台語音樂的全盛時期像是至今仍傳唱的望春風。1937~1945年日本殖民地的台灣禁止所有漢語文化,台語歌曲也無法有更多的發展。台灣光復初期及戒嚴時期,國民黨為鞏固政權及防止共產黨入侵,戒嚴時期關於政治、太過悲傷、影射民生疾苦的歌曲都被禁止,許多經典歌曲都成當時的禁歌。 直到1981年以後,洪榮宏〈一支小雨傘〉江蕙的〈風醉雨也醉〉、李茂山的〈今夜又擱塊落雨〉等,台語歌曲才真正又開始盛行了起來。 解嚴後,有更多人投入台語歌曲的創作,也是傳統社會邁入現代社會的指標。 1990年,《向前走》專輯出版,新台語歌的風潮頓時變得很流行,也有更多年輕人也投入台語流行音樂這塊的發展。 曲風也十分多元,林強陳明章朱約信蕭福德陳昇新寶島康樂隊謝金燕台語電音歌曲伍佰的搖滾曲風,都帶領台語歌朝向另一種境界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