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 導覽, 搜尋

1958年
瀏覽人次:2,897
最近作者:江佳蓉 2015年7月19日 (星期日) 23:48;

政府頒訂出版法,加強禁歌管制政策。

綠島小夜曲》 是周藍萍在台灣創作國語流行歌曲的處女作,也是台灣最早正式灌錄唱片的國語創作歌曲。當時由鳴鳳唱片於1958年取得紫薇於中廣的錄音發行,但是直到1961年四海唱片出版《回想曲》造成熱潮後,緊接著又再度推出《綠島小夜曲》後,這首歌才真正掀起廣泛流行。

本曲初於1954年,由在中國廣播公司工作的周藍萍譜曲、潘英傑作詞,描寫戀愛中的男女那種患得患失、起伏不定的心情;最早由晉秦灌錄,金錢唱片公司發行,第一個灌錄此曲的女歌手可能是司馬音 (1927 – 2001)。在EMI 出版的老歌合輯「流聲歲月」Vol.1中,於第15首收錄了司馬音版本的「綠島小夜曲」,此版的音色古舊,編曲完全依據晉秦版。「寶島歌后」紀露霞也在台灣中廣電台演唱過「綠島小夜曲」, 當時還獲得中廣年度聽眾票選的第一名。在此曲原作曲人周藍萍逝世40年以後(2011年),他的女兒周揚明經過多方查訪後證實,其實這首歌並不是描寫綠島監獄的歌曲。據周揚明指出,當年母親李慧倫生前都不讓她過問爸爸的事,直至李慧倫在兩年前辭世,她花了超過一年時間考證,探訪了爸爸昔日的老友田豐、李行、楊秉忠等人,意外發現這首歌是爸爸當年追媽媽李慧倫所寫的情歌。當時周藍萍進入中廣電台是經由楊秉忠介紹,楊秉忠告訴周揚明,周藍萍進入中廣後擔任歌詠指導,很快就有了知名度,後來到金甌女中兼課教唱歌,認識了在金甌唸書的李慧倫。有一天,周藍萍對同事潘英傑、楊秉忠等人說,他想寫一首歌送人。當時楊秉忠知道周藍萍在追李慧倫,知道這歌是要送給李慧倫。潘英傑於是寫了「綠島小夜曲」歌詞,周藍萍譜曲,送給了李慧倫。周揚明說,當時父親周藍萍初到台灣時,「他覺得這個島(台灣)綠意很多,所以綠島小夜曲他寫的是台灣」。但這個說法被質疑矛盾重重, 第一,如果周藍萍要追周夫人,應該自己填詞,找潘英傑代自己填有欠誠意;第二,詞是潘英傑填的,綠島小夜寫的是否指台灣,應該是潘英傑的主意,而不是周藍萍的主意。1958年由鳴鳳唱片公司將歌手紫薇在中廣的錄音製成唱片的版本最初並沒有馬上走紅。後來菲律賓的萬國唱片公司把此歌引進菲律賓,在華人社會裡造成很大的轟動,還流行到其它南洋國家。1961年,四海唱片再次重新灌錄此曲,仍由紫薇演唱,配合廣播的播送,才在台灣開始流行起來。曾另有一說,指出是藍星詩社的詩人鄧禹平為該曲作詞。據說他還因這首歌,被懷疑和綠島的政治犯有關,但此說並不可信。
周藍萍寄籍湖南湘鄉,生於1925年一月四日,本姓楊,小名「小谷」,於戰亂中頂替「周藍萍」的名字,細節暫不可考。抗戰時期參加重慶地方訓練團「音幹班」結業,國立音樂學院(主修聲樂)肄業。1949年定居台灣,後任職中國廣播公司,擔任歌詠團指揮、四重唱的男高音及作曲工作,期間撰寫多首膾炙人口的歌曲,其中又以潘英傑作詞的〈綠島小夜曲〉、周藍萍以長子「楊正」為筆名作詞的〈回想曲〉等最為知名。
自1949、1950年的《阿里山風雲》開始,周藍萍便開始參與電影音樂製作,片中集體創作的插曲〈高山青〉,由周藍萍編定,傳唱至今,1962年,周藍萍赴港為邵氏電影《黑森林》譜寫插曲,很受好評。次年以李翰祥導演《梁山伯與祝英台》享譽國際,隨後加盟國聯公司,與李翰祥導演抵台,負責《七仙女》、《狀元及第》的全部電影配樂,並撰寫《菟絲花》、《西施》等片插曲;年餘重返香港,為邵氏、國泰兩大公司作曲配樂,胡金銓在台灣拍攝《龍門客棧》,片中最富盛名的「戲曲鑼鼓點」也由周藍萍設計。此外,繼「梁祝」奪下亞洲影展、金馬獎最佳音樂雙料桂冠,香港國泰公司出品的《水上人家》、《路客與刀客》兩部影片也先後獲得第六屆、第七屆金馬獎最佳音樂獎。
1960年代中期,周藍萍陸續傳出身體不適的消息,然而事業正值巔峰,縱橫台港兩地,工作壓力極大。他先被診斷為胃潰瘍,又傳出心肌梗塞,最後在為《紅鬍子》配樂時,因腹痛不支崩潰,經檢查已由盲腸炎轉為腹膜炎,手術後突發心臟病不治,得年僅四十六歲。
知名創作歌曲計有:〈綠島小夜曲〉、〈月光小夜曲〉、〈美麗的寶島〉、〈家在山那邊〉、〈昨夜你對我一笑〉(余光中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