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 導覽, 搜尋

客語流行音樂
瀏覽人次:3,623
最近作者:呂家華 2015年7月15日 (星期三) 12:50;

客語流行音樂,又稱現代客家音樂,是以客家語創作、演唱的流行音樂。主要流傳分布於客家人聚居的區域,包括中國廣東省東部、臺灣、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的客語區以及其他的客家民系聚居地。

客語流行曲的起源與發展

客家樂壇在1970年代以前,有著商業化的客家傳統音樂唱片,包含客家傳統說唱藝術、山歌和客家小調為主。1970年代起受到香港樂壇以西方曲風創作粵語歌曲的啟發與影響,馬來西亞以及臺灣兩地不約而同地開啟了客語流行音樂的發展。 臺灣作曲家吳盛智受到香港許冠傑的粵語流行歌曲影響,開啟為客家語言製作音樂的動機,與吳遂與涂敏恆一同投入客家流行音樂的創作,於1981年發行臺灣第一張客語流行歌曲唱片。1980年代成立的客家唱片公司中,較有名的有漢興傳播、龍閣文化、吉聲影視。1989年涂敏恆的〈客家本色〉,提醒客家人記得不忘本的精神,勿忘祖先開墾的艱辛。該曲成為臺灣客家人最具代表性的一首歌曲。此時期受到閩南語那卡西歌曲的影響,有不小的進步,但曲調不夠創新,所以喜好者較偏於高年齡層,其風行範圍以客家語通行地區為主。在吳盛智、林子淵涂敏恆相繼過世後,臺灣客家樂壇的發展一度沉寂,客家流行音樂的能見度到1990年代臺灣的客家運動興起後才逐漸提高。 [1] [2] [3] [4] -->

客家新音樂

1990年代起,臺灣社會對更加重視族群文化和地方特色,許多客籍音樂家開始投入客語音樂創作。臺灣客語樂壇從2003年起,唱片作品數倍增,受各式發達的媒體傳播及網路的普及影響,客語音樂逐漸進入年輕人的流行音樂市場,更打破了傳統客家媒體受地區性的侷限。這個時期,除了唱片公司維持著原有的中高年齡層客家音樂市場,資深音樂製作人湯運煥(東東)劉劭希傅也鳴謝宇威黃子軒黃連煜欒克勇也從華語流行樂壇相繼投入客家流行音樂領域。2004年起,每年舉辦臺灣母語原創音樂大賞,在比賽中發掘許多新音樂人才。此時期的音樂創作新秀,已逐漸擺脫客家傳統的束縛,多以當代生活情感的角度、時下流行曲的風格創作音樂,為客語流行音樂注入一股活力。而融合國語與客語的形式,成為現代客家音樂新型態。

政策支持

2001年臺灣官方成立行政院客家委員會,將客家政策提升到中央政府層級,各地政府也紛紛成立客家事務專責單。2002年起,客委會推動客家語言流行音樂的發展,舉辦夏客風演唱會於臺灣各地巡迴演唱。也舉行客家MV創作大賽,獎勵徐千舜等多位創作歌手的努力。並設立客家電視臺,提供客家語言更高曝光的媒體平臺。此外,金曲獎各在2003、2005年設立最佳客語歌手獎 (金曲獎)|最佳客語演唱人獎和最佳客語專輯獎 (金曲獎)|最佳客語流行音樂演唱專輯獎。 [5]

[6]
  1. 參考客家流行音樂第一人吳盛[1]
  2. 參考謝宇威網誌,[客家本色]-談客家音樂人-{涂}-敏恆一文,[2]
  3. 參考誰來聽客家流行音樂,CYCnews
  4. 參考新竹縣文化局
  5. 參考 http://www.hichannel.hinet.net/api/play.jsp?id=6829
  6. 參[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AE%A2%E8%AA%9E%E6%B5%81%E8%A1%8C%E9%9F%B3%E6%A8%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