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 導覽, 搜尋

校園民歌
瀏覽人次:33,196
最近作者:郭俐妏 2015年7月10日 (星期五) 17:02;

校園民歌,起源於1970年代中期台灣各大學及大專院校校園,於1990年代完全結束。特色是吉他、鋼琴伴唱。

發展歷史

在1970年代之前,台灣年輕人喜愛的音樂主流為西洋音樂。1972年,當時美國總統尼克森訪問中華人民共和國,觸發了部分「用自己的語言,創作自己的歌曲」的想法,並喊出「唱自己的歌」的口號。1970年代今是有限公司與歌林公司音樂出版部合作製播音樂節目《金曲獎》,由中國電視公司播出,主旨是鼓勵優良歌曲創作;1981年至1983 年,天鼎傳播公司製播歌詞歌曲創作比賽節目《大學城》,由台灣電視公司播出;這兩個節目帶動了台灣的校園民歌風潮。

1975年,楊弦和胡德夫在台北市中山堂演唱以余光中的《鄉愁四韻》等現代詩譜曲的作品,被視為是台灣現代民歌發展的開始。1976年,在淡江大學的西洋民歌演唱會上,李雙澤在台上拋掉可樂瓶,拿起吉他開始唱起了自己的歌,揭開校園民歌的序幕,此事件有「淡江事件」或「可口可樂事件」之稱。當時著名的民歌手尚有陳明韶、包美聖、黃大城、趙樹海、李建復、齊豫、葉佳修、王海玲、王夢麟、蘇來與楊祖珺等人。《龍的傳人》是台灣校園民歌的代表性作品,作者為侯德健,首唱者為李建復

除了校園演唱之外,廣播人陶曉清也是台灣民歌發展的重要推手。她開放自己的節目,讓年輕的音樂創作者有一個發表的平台。1977年,陶女士邀請朱介英、吳統雄、吳楚楚、楊祖珺、韓正皓、胡德夫、陳屏、楊弦等八位民歌手灌錄了唱片《我們的歌》,大大帶動了校園民歌風潮。 之後,新格唱片推出金韻獎,海山唱片創辦民謠風;這兩項民歌創作比賽,將民歌帶向商業化。這些在民歌獎項中脫穎而出的創作者,此外電視歌唱比賽節目如五燈獎、六燈獎也推波助瀾的作用,為以後的台灣唱片市場打下基礎。


風格轉變

民歌運動早期歌詠山水、青春,旋律清新自然、歌詞樸素,並有濃厚的中國風和各大學及大專院校校園氣味,包括中國景物懷詠、古典文學意識等等。早期有李雙澤、葉佳修、蘇來、李建復、劉藍溪、邰肇玫、包美聖、施碧梧、齊豫、陳明韶、趙樹海等歌手,後期的潘越雲、鄭怡、林佳蓉、黃韻玲、許景淳、施孝榮、王夢麟、銀霞、王海玲、木吉他合唱團等。

作曲作詞者則有靳鐵章、畢心一、畢奐一、林建助、周興立、許翰君、陳雲山、黃大城、王新蓮、吳楚楚等民歌主力。

1970年代後期,台灣社會運動風起雲湧,人心鼓動,在侯德建、羅大佑李泰祥的介入,民歌運動有了質的躍進,與初期的淳樸無瑕多了人文關懷和社會責任。此時大量的歌詞是知名作家的詩作,如三毛、余光中、席慕容 、蔣勳等人的作品,而隨著侯德建、羅大佑李泰祥李壽全的作品的流傳,民歌運動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民歌運動主要以國語而非台灣閩南語創作,僅有的例外是「正月調」和「拼宵夜」等少數曲目。

沒落

台灣民歌運動沒落的原因可分列如下:

社會氛圍轉變

社會氛圍轉變是校園民歌運動沒落的主要因素。 1980年代末期起,隨著政治上的開放黨禁、解嚴與本土化運動興起,台灣的大學與知識界氣氛轉向批判中國文化霸權、爭論鄉土文學與中華文化異同,「校園民歌」中隱藏的中國風格與單純清新的文學氣息,與新興的回歸台灣本土草根文化的號召有所歧異。「校園民歌」甚至被認為不再是自己的歌,而被部分藝文與政界人士視為是遠離群眾、風花雪月與政治上保守意識、代表北京話與外來政權殖民、外省人文化的一種象徵。校園「民」歌的正當性基礎從自己的基地--台灣各大專院校校園開始瓦解,支持者流失,逐漸式微。隨之而起來是1990年代中期起,台灣另一階段流行音樂發展。


社會商業化、現代化的進展

此趨勢使「校園民歌」的經濟與社會環境開始改變,唱片業者以獲利為導向,美歐影音產品大舉進入台灣,「校園民歌」單薄的技術水平和樸素的內容變得難以與時代和市場趨勢相搭配,各唱片公司以大資本的商業行銷手法包裝流行歌手傾銷市場。商業化趨勢也使大學校園早期的社會文藝孤島地位被分割瓦解,所謂「校園」民歌的最後基地--各大學及大專院校校園也不復存在,甚至台灣本土化運動也無法接收「校園民歌」退潮後的校園市場,而必須從新興的小眾場域(pub、社運活動、地方政府舉辦的音樂節活動等)出發,抵抗商業化與市場或的衝擊。1982年金韻獎停辦,海山唱片結束營業,預示了校園民歌運動沒落的命運。1990年代以後,以林強陳明章陳昇等人為代表的台灣新歌謠曾一度在市場佔有一席之地。但未久即被高度商業化的日韓偶像生產模式潮流所淹沒。


民歌作者與演唱者的星散與精神傳承

基於前述政治、社會原因與個人的生涯規劃,校園民歌運動的主要人物、歌手畢業後出國深造、服兵役造成了人才斷層,音樂風格後繼無人。若干知名民歌手如侯德健、齊豫、羅大佑等轉赴香港與大陸發展,少數歌手與作者投入新的商業化音樂和綜藝事業,擔任主持、選秀評審(如黃韻玲)的工作。多數人則完全終止創作和演出,轉入廣播界(如鄭怡)、宗教媒體(如殷正洋),甚至移民海外而銷聲匿跡,台灣「校園民歌」運動的時代遂全面結束。 時至今日,「校園民歌」成為台灣1960年代到1970年代初期出生人士懷舊的象徵,並留存於KTV與懷舊的中低價音像製品市場中。不同於台灣因政治氛圍改變,產生本土化的音樂潮流,在東南亞各國如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尼等華人聚居地,台灣的「校園民歌」仍受到歡迎。「校園民歌」與部份演唱者於1980年代中後加入中國大陸市場,對其華語歌曲的發展也留下深刻影響。除此之外,中視2009年八點檔連續劇光陰的故事裡亦使用校園民歌作為配樂。

相關學術研究與史料舉隅

(按照作者姓氏漢語拼音順序排列;只收入專書,書籍篇章及期刊論文不收入)

  • 中華音樂人交流協會企劃製作, 陶曉清統籌, 楊嘉主編,2015,民歌40:再唱一段思想起。台北:大塊文化。
  • 蔡明振,2004,「時代樂府」:民國六○年代(七○年代)校園民歌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 劉季雲,1996,論校園民歌之發展:從民歌運動到文化工業。國立成功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 馬世芳主編,1995,永遠的未央歌:現代民歌/校園歌曲20年紀念冊,陶曉清總監。台北:滾石文化。
  • 苗延威,1991,鄉愁四韻:中國現代民歌運動之社會學研究。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 余光中詩、楊弦曲,1975,中國現代民歌集。台北:洪建全文教基金會。
  • 張釗維,1991,誰在那邊唱自己的歌:1970年代台灣現代民歌發展史:1970年代台灣。

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 _____,1994,誰在那邊唱自己的歌:1970年代台灣現代民歌發展史。台北:時報文化。
  • _____,2003,誰在那邊唱自己的歌:台灣現代民歌運動史。台北:滾石文化。


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