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 導覽, 搜尋

1935年
瀏覽人次:3,228
最近作者:江佳蓉 2015年7月19日 (星期日) 19:40;

由板橋林本源家族企業代理「勝利」唱片〈狗標〉的發行業務,聘請留日音樂家張福興主持文藝部,並延攬多位本土音樂人才。包括林清月陳達儒陳秋霖蘇桐等詞曲創作者,及牽治秀鑾彩雪王福等歌手。代表性歌曲包括由顏龍光填詞、張福興譜曲的「路滑滑」,趙怪先填詞、陳秋霖譜曲的「海邊風」,陳君玉填詞、蘇桐譜曲的「半夜調」、「月下相褒」,陳達儒填詞、蘇桐譜曲的「女兒經」,陳達儒填詞、陳秋霖譜曲的「夜來香」等。同年,古倫美亞唱片發行的代表性歌曲包括由周添旺填詞、鄧雨賢譜曲的「碎心花」、「滿面春風」、「南風情花譜」,周添旺填詞、黎明譜曲的「河邊春夢」等,其台語歌唱片聲勢逐漸壓倒「古倫美亞」公司。

陳君玉廖漢臣發起籌組「台灣歌人協會」,好招了不少當時馳名於流行歌壇人士,共謀提升台灣流行歌的水準,由陳君玉為要角,推舉他為協會議長,可以說陳君玉為台灣第一代流行歌發展的關鍵人物。

同年 3 月 31 日,假台北市太平町(今延平北路)奥稽沙龍(咖啡廳)三樓舉行成立大會,來自全島南北各地出席會員達五十餘人,會中選舉陳君玉為議長,並審查組織規則,選舉林清月詹天馬陳君玉廖漢臣李臨秋張福興高金福王文龍等人為理監事。議長陳君玉語重心長地提出了台語流行歌的願景:此後流行歌的責任非常重大,為著我們台灣人的人心美化,為著我們台灣的人生樂園,必要徹底的加重注意……不要忘記歌謠是人心美化的工具,文化向上的推進機,絕不可粗製濫造,而紊亂文化向上的條律。「台灣歌人協會」這個台灣第一個流行歌壇從業人士的結社組織,因為客觀因素,未能再次聚會,不久即雲消霧散。

1930年代中期以前,礙於設備不足及人才不足之緣故,於台灣本地錄音畢竟不符合水平與成本效益,因此須請演唱者與樂師遠渡重洋至日本進行錄音。這種赴日錄音的模式直至1935年,日本勝利唱片公司臺北營業所長重松孫市,經過東京總公司的授權後開始於本地灌錄台語曲盤,才大幅減少異地錄音過程。

勝利唱片台北營業所(總公司在日本東京)所長重松孫市聘請陳秋霖為專屬作曲,時由張福興掌管文藝部,出版第一張唱片就收錄陳的第一首流行歌創作「路滑滑」,但當時的他羞於自身小學學歷,不敢以自己的本名發表,而掛張福興之名。

陳君玉為台北大稻埕人,1906年生,父親是人力車夫,小時輟學,當過小販、學徒,後來到印刷廠擔任撿字工人,在友人的引領下,前往中國東北的日商報社工作。這份工作改變了他的命運,不僅讓他識字,還能閱讀與說一口流利的北京話。陳君玉從東北回到台灣後,開始文學創作,寫新詩和小說等,名的《工場進行曲》小說在《台灣新民報》連載,他並成立台灣文藝協會,推動台灣的新文學運動。之後陳君玉被網羅至當時的古倫美亞唱片公司當文藝部主任,創作了多首知名的台灣流行歌謠,反映那個年代的人文與情感。如其作詞的〈跳舞時代〉,就讓人深刻感受到當年台灣年輕人受先進思想的衝擊,從剪髮辮、不纏腳到追求自由戀愛與娛樂的風潮。陳君玉的文學與歌詞創作,讓他成為1930年代相當具代表性人物,尤其他精通北京話,日本投降後,他投入了國語文學教育工作,堪稱推行國語運動的先驅人物之一,晚年並任教於樹林中學以及鶯歌中學。陳君玉的好友──台灣史學家王詩琅,曾描述他:「處世嚴謹不苟且,對人生抱持嚴肅的態度,決不是個無行的文人或行為浪漫的作家。」〈補破網〉作詞人李臨秋也說:「陳君玉是我們這群當年投效流行歌壇年輕人中,最有真才實學的一位」。1963年陳君玉因肝癌病逝。
http://www.merit-times.com.tw/NewsPage2.aspx?unid=258543